|
以心为灯 作母婴健康的守护天使谁都有个家,医务工作者的心中有个“大家”。有这么一群医生,他们以“润物细无声”的情怀,为守护母婴健康,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近日,记者走进惠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自2017年10月正式更名为惠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以下统一简称“中心”),走近四位荣获“惠州医师奖”“惠州好医生”提名的守护天使,向大家展示他们为母婴健康事业不懈奋斗的历程。 在2018年“惠州医师奖”和“惠州好医生”的获奖、提名奖名单中,中心共有4名医生入选。其中,大儿科主任张伟忠、大产科主任陈平入选“惠州医师奖”获奖名单;超声科主任杨莉芬入选“惠州好医生”获奖名单;大产科主任江碧薇入选 “惠州好医生”提名名单。 ■大儿科主任张伟忠 守护小朋友笑容的“张伯伯” 张伟忠,1995年6月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00年取得主治医师资格,2005年取得副主任医师资格,2013年取得主任医师资格,主持参与临床科研课题6项,已结题。撰写并公开发表论文16篇。2011年起在中心儿科工作,担任儿科主任并组建儿科团队,现任中心大儿科主任、纪委委员、儿科党支部书记。 心系儿童,筹建惠州唯一手足口病收治病区 “做儿科医生,每天和许多小朋友打交道,看着孩子们病痛得到缓解、治愈,是很开心的。”张伟忠,这位小朋友和同事们口中的“张伯伯”,从事儿科医学事业23年,自调入中心以来,他见证着医院儿科的发展壮大。“2011年调入中心时,儿科医生加护士只有17人,现在已经发展成一支150多人的队伍。医院的新生儿科,是惠州市目前最大的新生儿科,高峰期,每天住院患儿超过100人。” 张伟忠不仅一手组建了中心的儿科团队,他还是惠州地区唯一一个手足口病收治病区的筹建者之一。“2008年下半年开始,到2009年上半年,是手足口病密集性高发时期,这种病严重起来会危及幼儿的生命。”张伟忠向记者介绍:“这种病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在2009年被国家列入了传染病的行列。”为了能够摸清并战胜这一棘手的传染病,2008年起,张伟忠就积极参与全市重症手足口病的会诊救治和抢救,经过长时间对重症手足口病救治的临床摸索研究,他组织制定了一套合理、规范、严谨的会诊、抢救流程及措施,从而大大提高了本地区手足口病的抢救成功率。 2014年,张伟忠参与筹建了惠州地区唯一一个手足口病专病收治病区,定点收治本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人,解决了高峰期惠州地区手足口病患儿住院难的问题,取得了显著社会成效。“我曾经见过家长抱着手足口病患儿,坐在医院走廊上打点滴,我感到非常心疼。在2014年的5月份,我们开设了普儿科二病区即小儿感染病区,负责收治当地手足口病住院患儿,这样既能让手足口病患者有一个集中治疗的地方,又能够为危重症患儿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降低手足口病的死亡率。” 牢记使命,不懈努力追求儿科医学事业进步 “儿童强,国家强。作为儿科医生,保障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是我的职责和使命所在。”张伟忠表示,自己肩负着的,不止是一两位小朋友的健康责任,更是许许多多家庭的希望。 凭着对儿科医学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张伟忠23年如一日坚守在临床一线工作岗位,不断刻苦钻研,把精力和时间全部倾注在对儿科医学事业的追求上。据悉,他率先在惠州地区开展高频震荡通气、经鼻间隙指令通气、高流量通气治疗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呼吸道疾病,应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的呼吸道暂停,积累了丰富的救治经验,取得了显著疗效,同时积极将该技术向全市推广。 在张伟忠的带领下,经过6年的努力与发展,中心儿科和新生儿科已经发展成为全市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人才技术配置起点标准最高,最具有竞争力的大儿科诊疗中心。2017年儿科门急诊收治患者30多万人次,新生儿科收治患者3495人次,普儿科收治患者5381人次。该团队抢救了大量危重症患儿、早产儿及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其中成功抢救最低体重740克,最小胎龄26周的患儿,抢救技术达到省级先进水平,为保障惠州地区的儿童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评价,获得了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 “做儿科医生很有成就感,每当有命悬一线的患儿经过我们的抢救脱离危险、恢复健康,我都会很欣慰。从前看过病的孩子回来复诊,看见我就对着我笑,这时候,我感到非常幸福。”同时,张伟忠希望,儿科医学知识能取得更好的普及效果,也盼着能有更多有志之士加入到儿科医学事业的队伍中来,和他一起,共同守护祖国花朵们最纯真的笑容。 ■大产科主任陈平 为生命诞生的全程保驾护航 陈平,2000年7月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毕业,2000年9月参加工作,任职妇产科临床医师, 2005年取得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2009年晋升为妇产科副主任医师,2014年晋升为妇产科主任医师。2013年3月因工作需要调入中心,担任大产科主任,参与建立惠州市高危孕产妇救治中心。任职期间,陈平还担任广东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成员,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促进自然分娩分会委员,惠州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协会主任委员,惠州市医学会围产分会常务委员。 迎难而上,牵头成立市高危孕产妇救治中心 2013年至今,陈平一直负责中心大产科的科室管理,全面负责产科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二孩’政策实施以来,高龄产妇明显增多,高危产妇比例增大,产科团队承担着较大的风险和工作压力,我们只有迎难而上,恪尽职守。” 2017年全年,医院产科住院部共收治患者12371人次,分娩11488例,剖宫产4233例,剖宫产率35.73%,高危妊娠率48.15%。5年时间,陈平带领着产科团队,做到了“全市分娩量第一”。 有着18年妇产科工作经验的陈平,作为惠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主任,在产科院前急救和转运,难产处理,阴道助产和复杂性剖宫产手术,妊娠合并症处理,产后评估,胎儿宫内管理及预后评估,产前筛查和遗传咨询,产前诊断技术及并发症处理方面经验丰富、技术精湛。 2013年,在惠州市卫计局和医院领导下,陈平牵头组织成立了惠州市高危孕产妇救治中心,由产科、儿科、内科、新生儿科、重症新生儿科(NICU)、外科、急诊科、麻醉科等专家,组成我市高危孕产妇救治专家团队,承担本院及接受转诊的高危孕产妇的救治、指导基层医疗单位高危孕产妇的抢救任务。“生命大过天,我们的任务,就是为孕产妇和小孩保驾护航。”不仅是组织建立高危孕产妇救治中心,陈平还协助组织制定惠州市产科质量控制和检查标准,为全市高危孕产妇救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据悉,惠州市高危孕产妇救治中心成立以来,年抢救危重孕产妇超过300例,2014至2017年,共接收下级医院转诊的高危孕产妇500余人,组织市级和院级抢救200余次。 业精于勤,促进技术提升不负生命重托 “作为产科的医师,我们需要内外兼修,除了钻研产科的知识,我们还得熟知内科知识、外科手术,掌握部分心理学的知识。” 在工作忙碌之余,陈平时刻不忘学习提高。2014年,完成中山大学临床硕士研究生课程。2016年,医院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协同单位资格,陈平任产科教研室主任,同年,他参加“中山大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班”的学习,并获得结业证书。近三年申请并成功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3项,市级继续教育项目4项。在管理、带教方面,通过定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组织科室学习国内外产科发展新趋势和新动态,陈平带领团队将新技术、新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引进新设备为临床服务,为开展科室业务提供扎实的技术保障。 陈平感叹着,在妇产科奋斗了18个年头,艰辛难免,但正是对生命的尊重,坚定了他的坚持,在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每一次对患者的救治,都让他充满了成就感与使命感。 “记得有一次遇到危急情况,孕妇发生胎膜早破,脐带脱垂,如不及时处理,胎儿5到8分钟可导致死亡,我院产科团队争分夺秒,入院到胎儿娩出仅耗时7分钟,施救成功。”陈平说:“我的工作,是迎接生命的诞生,只要产妇和胎儿平安、健康,就是我的价值所在。我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保障母婴安全。看着产妇和家属高高兴兴地来,再高高兴兴地抱着孩子回家,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