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母婴新闻 >>母婴 >> 我问你答 之 职场哺乳妈妈—上班前母婴调适(1)
详细内容

我问你答 之 职场哺乳妈妈—上班前母婴调适(1)

这几天有生完孩子的妈妈威胁我说,如果我还是继续老是说怀孕生孩子的话题,就准备脱粉了。好吧,你的威胁生效了,今天就和大家继续聊母乳喂养的问题。今天的主题是职场妈妈要结束产假去上班了,如何做好让宝宝使用奶瓶吃母乳的过渡期准备。

母乳喂养好处大,母乳喂养问题多,母乳喂养问题问不完。

你们继续问,我继续邀请母乳喂养专家,自己亲喂过宝宝的新生儿护理专家赵敏慧来为大家回复。

有调查研究表明,妈妈上班后第1周的宝宝喂养经历是最具有挑战性的。那我们为何不在上班前1-2周模拟一下上班时的状况,让母婴和家人都有个适应过程呢?在模拟调适前,妈妈和家人要做好三样准备:选择替代喂养方法、选择婴儿照护者和制定喂养计划。本期我们先和大家分享“选择替代喂养工具”,也请有经验的妈妈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经验。

选择替代喂养方法

妈妈去上班,家人通常会选择用奶瓶喂养宝宝,这时候就会发现很多宝宝拒绝奶瓶。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这个时期,通常宝宝已经四个多月了。三个月内的婴儿吸吮多出于本能,而三个月后,婴儿吸吮更多的是主动行为,TA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喜好。习惯于乳房喂养的宝宝,会喜欢妈妈柔软的乳房,乳汁流速也可以自己调控,而且在妈妈的怀抱里感觉很温暖,很舒服。可以想象,突然改变的喂养方式,宝宝会难以适应,怀抱变了,奶嘴变了,甚至奶水的味道也变了,宝宝会变得焦虑,警惕,从而拒绝奶瓶。

是否可以早些引入奶瓶喂养,让宝宝早些习惯人工奶嘴呢?我们首先要了解婴儿吸吮乳房和吸吮人工奶嘴的方式的区别。在吸吮乳房时,婴儿需用大嘴含接,用舌头裹住乳头拉入口腔,下巴和舌头前后运动进行吸吮。此时乳汁的流速受婴儿调控,主动权在婴儿这里;而吸吮人工奶嘴时,婴儿用小嘴含接,舌头上下运动,乳汁流速受喂养者控制,主动权在喂养者手中,这也是奶瓶喂养通常会发生过度喂养的原因。总之,这两种吸吮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过早地引入奶瓶喂养,婴儿可能会发生乳头混淆,表现为喂养时哭吵,拒绝含接或无效吸吮等,影响乳汁摄入。因此,不建议过早引入奶瓶喂养。

那何时引入奶瓶喂养最为合适呢?目前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奶瓶喂养应在乳房喂养稳定建立之后才可以给予。月子里是母乳喂养建立的关键时期,应尽量避免奶瓶喂养,临时性辅助喂养可选择杯喂。通常专家建议在婴儿3个月后再引入奶瓶喂养,或者在妈妈上班前1-2周时引入,因为此时宝宝拒绝奶瓶喂养多是因为不愿意而非不会,如果宝宝愿意吸吮奶瓶,一般1-2天就能学会,所以我们要耐心地让宝宝经过一段时间来适应另一种喂养方式。

如何选择奶瓶和奶嘴呢?原则是选择与妈妈乳房最接近的,这样可以尽量减少乳头混淆的发生,婴儿适应更快。小一些的奶嘴能让宝宝整个含在嘴中,更接近于乳房喂养时的情况,乳头处于宝宝软硬颚交接处,可以刺激婴儿吸吮。B超显示,老式圆奶嘴较“正畸”扁奶嘴引起的吸吮更接近于乳房吸吮;基底大一些的奶嘴能让宝宝大嘴含接,类似乳房喂养;低流速奶嘴需要婴儿使出吸吮乳房的力气,一顿奶花费20分钟左右的时间,是比较适合的流速;有研究发现较硬材质的奶嘴会损伤婴儿的上颚,所以奶嘴的材质应柔软;直形奶瓶优于弯形奶瓶,因为前者需要婴儿更多吸吮,更接近乳房喂养。

奶瓶喂养时应采用怎样的姿势?建议婴儿采用坐位,身体略后仰,照护者一手支持婴儿头颈部,允许头能做后倾活动;另一手接近水平地拿着奶瓶,避免重力作用使乳汁直接流入婴儿口中,而是需要婴儿自己吸吮才能获得乳汁。开始时应用乳头轻轻触碰婴儿下嘴唇,待宝宝长大嘴时,将整个奶嘴送入婴儿口中。略微倾斜奶瓶,只要让奶嘴充满乳汁,没有空气即可。注意喂养时婴儿的脖子不要过度后仰,这可能会导致吞咽时,会厌不能充分盖住气道而引起误吸。婴儿在喂养过程中暂停吸吮,可能是要拍嗝了。

如果宝宝拒绝奶瓶喂养,该怎么办?每个家庭的经验都不同:有更换喂养工具,比如尝试不同的奶瓶奶嘴,使用杯喂、勺喂;有模拟乳房喂养,比如将奶瓶夹在腋窝,用妈妈气味的毛巾裹住奶瓶等;还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喂养方式,比如由其他照护者瓶喂,妈妈亲喂,或白天瓶喂,夜间亲喂等。

不过请注意,这里所说的瓶喂,指的是妈妈挤出来泵出来的新鲜的母乳或者是既往储存的母乳,不是配方奶。只要还有母乳,尽量坚持母乳喂养。

欢迎有经验的妈妈甚至奶爸来分享你们的经验。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