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省推广“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医疗 民生领域依然是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大会开幕首日就有政协委员一口气带来4份民生提案。其中,医疗问题成为本届政协提案中的高频词:建议省级统筹建立大病救助信息平台,建议中医诊疗数据化,建议建立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标准流程……委员们纷纷为补齐民生短板建言献策。 南方日报记者 毕嘉琪 李秀婷 黄祖健 本版统筹:曹斯 占文平 省级统筹建立大病救助信息平台 新任省政协委员、固生堂中医连锁管理集团董事长涂志亮关注中医和大数据的结合,“比如中医看病,除了望闻问切,还可以把病人的状态比如脸色、舌苔颜色等通过拍照等方式留存下来,这样就能对病人的状态进行追踪。”涂志亮认为,对中医诊断过程进行数据化、图像化采集,可以记录下中医医师的诊断逻辑,便于学习。不断累积的中医诊疗数据也可以为中成药的配制提供数据支持。 新任省政协委员、清远市青年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会会长王清则带来了关于优化大病救助机制的提案。王清调查发现,我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人口约占贫困人口总数的40%,特别是在我省粤北贫困山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已成为当前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精准扶贫遭遇的一大难题。 她建议,提高大病救助统筹层次,提升基层救助能力。通过政务信息共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改变大病救助认定核查落后现状,由省级统筹建立大病救助信息平台,实现大病救助在线申报、在线核查审批、在线救助信息查询。 建议成立乙肝母婴零传播专项基金 省政协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陈敏生今年将目光聚焦乙肝母婴的传播问题。 陈敏生介绍,广东省在乙肝母婴零传播科学研究和临床管理方面已走在全国及国际前列,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将在全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目前从技术层面上,完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是可以实现的。”他认为,广东可建立医疗机构、妇保系统和疾控系统协作的机制,把妊娠期抗病毒治疗干预措施整合到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标准方案中,并在全省范围内施行。 他建议,广东以“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项目医院为基地,通过对产科和感染科/肝病科医生的培训把乙肝孕妇的管理流程和模式复制到周边地区,在全省形成乙肝孕妇的管理网络,对于进入网络的每一位乙肝孕妇都按照统一的管理流程进行规范的管理,同时大力开展患者教育,最大限度地降低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发生率。 他还建议广东成立乙肝母婴零传播专项基金,消除母婴传播危害。他算了一笔账:广东每年18万乙肝阳性孕产妇中约5.3万人需接受抗病毒药物干预,“初步测算,乙肝相关的检测费、妊娠期抗病毒药物全省年花费为8221万元,五年需4亿元专项基金”。如果这些乙肝孕产妇未采取规范管理而将乙肝病毒传播给孩子,那么这些孩子在成年后进行抗病毒治疗所产生的药物费用预计将超过156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