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家庄妇幼健康调查:乙肝母婴传播率降至2.3%6月13日,记者从石家庄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石家庄不断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持续提高妇幼健康服务质量,全市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 孕产妇及婴幼儿死亡率下降 2017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5.75/10万,较2010年降低了12.23%;2017年全市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3.32‰和4.17‰,较2010年分别降低了4.32%和5.60%。目前这三项指标明显低于全国、全省水平并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颁布24周年,石家庄将继续加强母婴安全保障。进一步优化孕产妇健康管理,规范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健全危重症孕产妇转会诊机制,完善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密切监测母婴安全形势。 常见病得到有效防治 针对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重大问题,国家实施了降低孕产妇死亡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孕产妇及0-6岁儿童健康管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等一系列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过多年努力,石家庄市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得到有效防治,特别是乙肝母婴传播率降至2.3%,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等指标不断得到改善,对降低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未来,石家庄会继续实施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免费孕前优生等公共卫生项目,扩大“两癌”检查覆盖面,推进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零传播项目,力争率先在儿童身上基本实现“零艾滋”目标。 遏制出生缺陷发生率升高 2011年,石家庄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11.51/万,高于全省平均值107.8/万。自2012年在全市实施了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工程,针对孕前、孕期、新生儿等不同阶段,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实施了一系列免费服务项目。监测数据显示,石家庄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从2011年111.51/万降至2017年95.34 /万,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初见成效。 未来,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仍面临挑战。下一步,石家庄将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在原有免费检查的基础上,对筛查出的高风险人群,本着临床需要、知情选择的原则,进一步实施精准基因检测、产前诊断,跟踪随访,落实干预措施,完善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等各阶段的综合防治模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减少严重多发致残出生缺陷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