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病区总共只有40张床位,正在待产的有5个都是40岁以上的高龄产妇。整个病区的高危产妇近七成……”“六一”节前夕,记者探访鼓楼医院产科时,主任医师戴毅敏正为病区里的高危产妇们忙得满头大汗。据悉,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江苏及南京各大医院产科增加的高危孕产妇超过四成。为预防和减少孕产妇和婴儿死亡,保障全面两孩政策顺利实施,我市制定并出台《南京市高危孕产妇管理规范(试行)》,明确了24项制度。
戴毅敏翻开手边待产孕妇的记录本,“看,108病区总共就40张床位,目前就住着5个40岁以上的,最大的已经44岁。年龄大是一方面,她们都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类基础疾病,怀孕后,基础疾病进一步加重,任何一个闪失都可能保不住腹中胎儿甚至是自己的性命。”戴毅敏说,全面二孩政策施行后,大量疤痕子宫、高龄等高风险妈妈加入了生育大军队伍,此类人群出现并发症、合并症、大出血的概率比普通产妇要大得多。
为加强高危孕产妇管控,国家卫健委于去年11月底出台《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今年4月,我市也研究制定了《南京市高危孕产妇管理规范(试行)》,明确了24项规章制度,包括高危孕产妇风险评估制度、分级管理制度、转诊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危急重症孕产妇转运保障制度等。按照相关规范管理,接下来孕妇在建小卡时,基层医疗机构就要进行评估,若有高危因素,须向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报备并进行专案管理,这类孕产妇的分娩也必须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当其由基层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时,基层医院须同步进行跟踪监控,确保全过程管理。